跨过高三的门槛,一轮复习的浪潮已迎面涌来,你是否被这浪潮逼得措手不及?你是否羡慕那些英姿飒爽的弄潮儿?莫急,莫慌,合肥家教网老师来为你保驾护航。我们来看一下攻克文言文阅读的锦囊妙计。
十一、诗歌形象的分类
1.人物形象: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人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达主观感情的,这样,客观物象就成了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词)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词)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歌中出现多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大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词)人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而借助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如咏物诗中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十二、分析语言特色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1.鉴赏诗歌中某一语句的语言特色时,要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
2.鉴赏整篇诗歌的语言特色时,要抓住关键词语。
十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或变化)的过程。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价值、特点、作用等发表意见。
3.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出具体描绘和刻画。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类型。
十三、解答表现手法类试题的技巧
1.建立丰富的资料库,避免“无米之炊”。
2.以课文为依托,引入“源头活水”。
十四、客观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技巧
1.解题切入点
(1)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取向,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
(3)揣摩诗句的含蓄义和理趣义,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4)从辨析用典方面入手,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2.答题步骤
第一步,归纳整合诗歌的主旨;第二步,亮明自己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要注意应历史地、辩证地进行评价);第三步,找出诗歌中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语句,分条具体作答。
十五、考生在默写名句名篇时常见的识记误区
1.语言习惯的误区。
2.古今字写法不同的误区。
3.关键字词的含义掌握不清的误区。
4.生僻难写字把握不准的误区。
5.同义异形词混淆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