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应该是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变化要求教学的道体的应变。
进入新世纪,网络社会初现端倪,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有着新的时代特点。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带来的吃苦能力、自立能力的降低;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我们打开视野的同时也催生了思想情感的早熟;时代发展速度的加快的同时也使我们越发的浮躁。这都是主体的变化。
中国古代的两位伟人早已经明确的指出了学习的特点: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诸葛孔明的“非宁静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致远”。我们既要推动社会的加速发展也要适应新情况,促使学生的心静下来,这就需要加强引导,促使教学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2、其次,个性化教学模式是教学分工细化的要求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从纯学生的角度研究教育。现在我们在经济界常说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而在教育界我们是否也应该转变一下观念呢?派遣专职班主任的跟班领学是否是这一思路的产物呢?从辨证的哲学规律上讲还是有必要的,它代表着教学分工的细化趋势。
3、再次,个性化教育模式是在现实情况下比较可行的模式
教育现在的基本情况不外乎是高考的导向性。有人说高考一天不除素质教育就只是空话,一切改革都将是徒劳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的,因为好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在能力提高前提下的成绩提高,成绩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认识过程的必经阶段。
个性化教育模式则立足于这一基本规律:能力提高促进成绩提高。其实我们教育的问题是课下时间利用的不效能性,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有针对性正是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命名的由来。个性化教育模式就是要在这一方面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以弥补教育结构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