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规则意识,长大后才好与人相处
刚入学,孩子还带着幼儿园时候的天真和稚气,面对学校扑面而来的各种要求和规定,有很多不适应。苗苗刚上学那会儿,我几乎每天都要收到老师发来的短信提醒。有一次,老师忍无可忍地给我打电话说,苗苗在课堂上“活蹦乱跳”,严重扰乱课堂秩序,让我回家一定要好好教育。
放学后我问苗苗为什么,她低着头,捏着衣角,很不好意思地说:“上了一整天课,都没出去玩,我坐着实在难受,就忍不住站起来跳了两下。”面对委屈的孩子,我也没法狠心责备,但还是得跟她讲道理:“妈妈理解你,但你以后还是要记住,上课有上课的秩序,是不能随便跳的。你现在上学了,跟家里不一样,也不像在幼儿园,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守纪律,要不然就乱套了,大家都没法学习,你说是吗?”
后来,苗苗上课没再跳,她渐渐适应了,也学会了自己调节。但后来还是发生了好几次这种她“展现个性”的事,比如上着课就捏起了橡皮泥,还大方地跑到前面送给同学;考着试突然就不想写了,在卷子上画起画来……这在学校都是不守规则的行为,每次老师都愤怒地给我打电话,我也都是先道歉,认真表态一定严加管教,但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要先问清原因,然后表示理解,再跟她解释为什么这样做不对,渐渐地,她也学会了克制和遵守。
有人说,孩子毕竟是孩子,坐得累了起来跳一下也没什么,考试时在卷子上画画就画画呗,成绩也没那么重要。这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有什么不对。但如果老师不指出来,家长也姑息纵容,孩子就会继续率性任为,而且一次比一次离谱,长久下去,便没有了规则意识。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与行为习惯,讲“规矩”与“发展个性”未必水火不容。张扬“个性”不是没有要求,当他处在一个集体当中的时候,就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则。这样的规则意识,就是要从小培养,长大后,她才会更好地学会与人相处。